虽不能称文采飞扬,亦全是心中所想所向。后两年,余高中毕业,已逾弱冠,忽感人生如白驹过隙,若不追余从军梦,待皓首时后悔不及,且无意入读野鸡大学,遂赴岭南务工。适逢钓鱼岛之争愈演愈烈,举国不谋而同起反日高潮,吾亦怒火中烧,愤然书下“踏破瀛洲方解恨,剑指东京不回头”诗句,连同此《从军行》刊于厂报。遽辞职还乡应征,终成夙愿,誓非滇桂疆藏不往。是年冬赴滇,为军旅生涯之开端也。全诗如下:
车声辚辚马萧萧,人声沸沸呼声高。 行人若问以何事,壮士入伍应国召。 亲旧故人咸来此,择期良吉饯今朝。 道旁把袂嘱儿语,望汝黾勉勿负志。 儿敢母言点头频,期母保重心亦沉。 乳翅幼时须翼护,终有孑然颉颃时。 慈母凝噎泪沁出,吞云吐雾父不语。 夙昔醉饮至三更,念儿平明且远行。 儿行千里母担忧,严父心中实亦愁。 碍于言语故未云,料儿应知父母心。 寻尘飞扬车欲行,呼儿唤娘不忍闻。 长亭送别古今事,世间几人堪此情。 连亘历史而至今,其中不乏几庸人。 吾辈虽生唐虞世,不甘寻常不沉沦。 胸臆非褊藏忠心,中有壮志出凌云。 倘君有兴请暂止,为君抒情表予心。 男儿矢志读书成,非为官秩非为名。 昂首笑视凌烟阁,不羡封侯羡从军。 一朝藩篱烽火急,立着铁衣从军行。 多少缘由多少恨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 君不见,我晚清,屡遭列强强权侵。 君不见,甲午篇,忠勇曝尸黄海畔。 君不见,圆明园,满目痍疮泣无声。 君不见,寰宇内,几时何曾绝狼烟。 男儿何不去从军,从军足荣吾侪身。 人人尽言寒窗苦,孰人又晓征戍情。 茫茫朔漠悲风雪,猎猎西风嘶耳根。 七尺誓不畏伶仃,故提三尺入柳营。 辞家别乡出东门,矢忠家国忠于民。 千寻豪情兼壮志,烈酒壮怀长精神。 君不见,现如今,卫国戍边有长城。 赳赳威武正义师,体智技能三并行。 将为鹰兮兵为隼,人民军队皆虎贲。 强师劲旅四海有,若个书生不羡兵。 此生未谒忠臣塚,畴昔曾闻岳王名。 岳王少时投柳营,精忠报国为御金。 一腔热血皇天鉴,赤胆忠心厚土倾。 出师未捣黄龙府,却遭佞害风波亭。 魑魅魍魉何所俱,名利富贵何足云。 其人已殁志尚存,尚可勖勉后来人。 鄙人虽愚且无行,但愿蹑影岳将军。 边陲旦暮吾侪在,何患外寇来入侵。 君不见,商妇好,戎马金戈保边庭。 君不见,杨家将,巾帼挂帅胜男丁。 君不见,花木兰,征南讨北十二稔。 去时正值豆蔻龄,还时双亲霜染鬓。 都道从军艰且苦,况复彼为女儿身。 后有平倭戚将军,不侯但愿海波平。 倭人闻之惊破胆,黎庶见之笑开颜。 锱铢无取保民生,箪食壶浆亟相迎。 君不见,我三军,秣马砺刃傲风云。 君不见,我武警,维稳安居百姓亲。 君不见,海疆外,周遭豺狼目如灯。 史事钩沉鉴如镜,黄海曝尸终不寻。 莫踌躇,从军行,免教老大徒生恨。 此生若能真从军,不负男儿七尺身。 世道铸剑为犁日,解甲晨昏侍双亲。 会当复兴强军时,告慰英烈酹金樽。 (责任编辑:大栗子) |